创建南京市语言文字规范化示范校汇报材料
发表日期:2014/4/11 9:18:49 来源:本站 作者:李晓林 有935位读者读过
创建南京市语言文字规范化示范校汇报材料
江宁区土桥中心小学
我校始创于1917年,至今已有九十多年的历史,已列入南京市教育局《百年老校》一书。2009年9月学校完成全面改扩建,真正实现一校。目前共有24个教学班,973名学生,64名教职工。多年来,学校坚定不移地贯彻执行党的教育方针,深入实施素质教育,扎实推进课程改革。坚持以继承、创新、发展为主题,提高办学层次,促进学校的发展,引导学生学会做人,学会创造,努力提高教育教学质量。先后多次接待过各级各类参观指导,受到了广泛赞誉。
学校先后获得了“江宁区文明单位”“南京市德育先进学校”“南京市现代化小学” “江苏省科技教育特色学校”和“江苏省实施素质教育先进集体”等荣誉称号。
近几年来,根据《关于开展语言文字规范化示范校创建活动的通知》精神,我校进一步确定了说好普通话,用好规范字,全面提升师生语文素质和应用能力的工作目标。
一、高度重视,扎实开展创建工作
为更好地推动语言文字工作顺利开展,我校高度重视,加强领导,不断完善语言文字规范化管理的长效机制,全面推进我校的语言文字工作水平。学校领导班子召开专门会议,学习创建的通知精神,研究部署各项工作,把语言文字规范化示范校创建工作作为学校的一项重要工作,在统一认识的基础上,我们按照语言文字规范化示范校评估标准,认真自查、自纠,全方位开展创建提高工作,使学校上下达成共识,形成“学校创示范,人人争发展”的良好局面。
学校成立了以校长为组长,主任和语文教研组长、口语达到二甲的教师为成员的语言文字工作小组,负责统筹全校的语言文字工作。分管教学副校长具体负责此项创建工作。对教师使用普通话和规范字进行评价,指导检查教师在备课、上课、作业批改、板书用字等各项教学常规工作中使用规范字的情况,同时负责指导、检查语文教师对学生进行听、说、读、写教学训练及测试;组织学生参加语言文字规范化活动,并对学生使用普通话、规范用字进行监督;总务处负责搞好校园环境建设,形成了语言文字管理工作网络;各班落实1名推普员,学校建立了一支由20位学生组成的推普员队伍,作为学校的骨干力量,负责师生文明用语等方面的监督,并在班级和校园中发挥这支骨干队伍的示范和带动作用,开展好学校、班级各项常规工作,以此带动全校语言文字工作的顺利开展。
我们正式制定出台了《土桥中心小学语言文字工作制度》,为语言文字工作提供了强有力的政策依据和制度保障学校在制度中体现了语言文字规范化要求,将用语、用字的管理,切实融入学校的教育教学和常规管理的全过程之中。
二、宣传到位,营造浓厚创建氛围
1.我校结合校园文化的建设,充分发挥环境的警示和宣传作用,创设环境育人氛围,潜移默化地渗透和教育,使语言文字规范化深入人心。我校因地制宜,在教学楼前设有宣传标语:“说普通话,写规范字”,各班黑板报都有语言文字规范化宣传专栏,大力营造语言文字规范化宣传氛围。
2.校园文化。多年来,我校非常重视校园文化建设,用字规范,发挥了环境育人的功能,体现了以“乐创”为核心理念的育人氛围。学生的说话、书写在知、行、创的情境中得到提高。学校青年教师基本功训练中,“三字” 内容定期展出,也能让观赏的学生受到多方教育。
3.推普周宣传。每年推普周,为了搞好推普周活动,学校成立活动领导小组,每年在校内开展隆重的启动仪式,各班开展故事会、演讲、读书比赛、语言文字小报比赛、歌曲演唱等活动。另外,抓住推普周的大好时机,开展社会实践活动,比如纠错行动。今年推普周活动中,我校结合“热爱祖国语言文字,构建和谐语言生活”的主题,全校开展了“文明三字歌”经典诵读活动,弘扬了民族传统文化,取得了很好的宣传效果。
三、开展活动,提高学生语言文字素养
课堂教学是语言文字规范化水平提高的主渠道,语文教学是主阵地,是学生学习语言文字的主要途径。我们充分利用好课堂教学培养学生语言文字素养,使语言文字规范化落实到教育教学之中。
(一)搞好课堂教学
1. 提高朗读水平。农村的孩子朗读水平普遍较低,一开始我们只要求学生读正确、读通顺、读流利,然后再要求深入文中的字里行间去理解、去感悟并通过自己的朗读将感悟表达出来。这一切都需要语文教师的精心指导,我校严格规定每一位语文教师课前必须认真读文,在课上教师通过有感情地范读去感染学生,与学生一起进行各种形式的朗读,并根据课文内容,精心组织开展多种形式的活动来提高学生的普通话能力,如:课本剧表演;同桌、小组课文朗读比赛等,以此促进学生积极参与的兴趣。在读中收获,在比中体验,在演中感悟。
2.提高表达能力。针对农村学生表达不畅和部分学生羞于表达的现状,各教研组针对提高学生口语表达能力展开教研活动。我们先从学生的交际态度上进行指导,然后再着重交际能力的培养。在口语训练中注重创设情景,让学生围绕自己感兴趣的话题用普通话进行互动表达,使不同程度的学生由不敢说到敢说再到会说。今年9月份学校举行了“三字歌诵读”比赛,取得了较好的效果。
3.狠抓书写质量。各班由语文教师担任写字课,严格按照课程表上课。为切实能提高书写质量,学校从五个环节上抓好工作:一是语文课上识写结合,二是写字课上重难点指导,三是抓语文作业书写,四是抓其它作业书写,五是开展多种写字活动。各班成立兴趣小组,每学期举行两次写字比赛,评选优秀写字能手,举办一到两次学生书法展、作业展览等。
(二)开展特色活动
结合学校提出的“每天两个一小时”,午间安排学生自由读书。学生在书的海洋中感受经典,诵读提高。在社团活动中有中华诵读小组,有教材、有时间、有落实,保证活动的效果。将中华经典诵读行动纳入校园建设中,编写了中华经典诵读的校本教材,并努力开发中华经典“诵、写、讲”校本课程,融入在学校的地方课程中落实。
四、培训教师,提高教师育人水平
在教育教学中,教师起着至关重要的示范作用,语言文字规范化水平也充分体现着教师的素质。我校多措并举,使教师在不断历练中提高自身的文化修养,提升语言文字的应用能力。
学校每年制定语言文字规范化培训计划,提高教师对语言文字规范化的认识,针对培训内容组织教师进行语言文字法规及语言文字规范知识等内容的测试,每次测试都进行成绩统计,结果纳入教师考核评比中。
教师语言表达能力和书写水平的高低,直接影响着学生的学习兴趣和效果。特别是语文教师,应是书写和语言运用的典范。语文教师上课前用三分钟进行“美文共享”,有的给学生读一首小诗、有的给学生讲一个故事,教师用自己的言语人格魅力、引领学生踏上言语人生之路。其次,老师写下水文,不只是为了懂点写作的甘苦,或作为学生写作的样板,而是一种体验,一种激情表达。
总之,我校的语言文字工作在局领导和语委办的关怀和支持下,通过全体教职工的共同努力,取得了可喜的成绩。文明校风逐步形成,学生礼貌待人,喜欢与人交流,表达能力逐步增强,精神面貌发生了很大的变化;语言文字工作与深化素质教育、提升学校整体办学水平的紧密结合,为我校抓规范、抓管理、抓质量、树形象起到了积极的推动作用,使我校社会声誉稳步提升。但和全国规范要求还有一定差距,我们将以这次评估为契机,今后,我们将继续深化语言文字工作的长效机制,让语言文字工作深入持久地纳入渗透到学校工作的方方面面,为实现顺畅交流,构建和谐社会尽自己一点微薄之力,不到之处请各位领导和专家批评指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