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学课堂教学评价的“科学”
发表日期:2009/4/10 9:05:41 来源:本站 作者:无 有1052位读者读过
“科学课堂的教学评价,其主要目的是了解学生实际的学习和发展状况,以利于改进教学、促进学习,最终实现课程宗旨,即提高每个学生的科学素养。”这是小学《科学课程标准》对科学课堂教学评价所提出的建议。显然,这样的评价要求对教师提出了更高的挑战。那么,如何做好符合这一要求的评价呢?
首先,教师的评价应具备激励性与全面性。科学课堂是学生发现问题、探究问题,得出结论的过程,每节科学课都是培养学生科学素养的阵地。教师应针对学生的各种活动情况,细致入微地给予学生客观、全面、有效地评价。《科学课程标准》明确提出评价的内容包括:科学探究方面、情感态度与价值观方面、科学知识方面三个部分。很明显,科学评价不只是用知识的多少来评价学生学习科学的好坏,而把“情感、态度与价值观”和“科学探究”也放到了同等重要的程度。这里有一节科学课中的一个镜头始终出现在我的眼前。这是在教学《当物体的形状改变以后》一课中,学生分组测试橡皮筋被拉伸的长度与其弹力大小的关系时,有一个小组在实验过程中由于操作不当导致了最终从数据记录中发现:橡皮筋被拉长5厘米后把物体弹起的高度没有橡皮筋被拉长3厘米把物体弹起的高度高。在全班交流的过程中,其他小组都汇报了成功的实验数据,唯独这一小组如实汇报了与其他各组不同的结果。教师听完后做出这样的评价:“怎么你们小组与其它小组的实验结论不一样呢?你们是怎样操作的?!”不难想象,这组学生兴趣盎然地做完实验后听到这样的评价会是怎样的心情呢?但如果教师换个角度思考:学生能尊重事实,没有人云亦云,没有编造说谎,这不正是我们科学课堂所要培养的科学精神吗?因此,我认为,教师首先应表扬学生说了实话。其次,教师在表扬学生的同时,帮助学生寻找失败的原因,重新实验,进而获得正确的结论。这样处理后,就会让学生既明白了科学探究要尊重事实,实事求是,不允许有半点虚假与谎言,又让学生体会到科学探究的严谨性,绝不允许有一丝马虎与懈怠。因而,教师在对学生做出评价时,应多加思考,注重激励学生,唤起他的自尊与自信,也要注意客观有效,做出全面地评价。
其次,教师的评价,注意褒扬与批评的适度。现今的科学课堂强调尊重学生的主体意识,激发学生的自信。因而,教师似乎有意地多加表扬学生。而本人认为,现在的科学课堂上有表扬过多的嫌疑,甚至滥用表扬。在一节科学公开课堂上,从头到尾都是“你真棒”!“你真了不起”!“你真是一位小科学家”!等的夸词,这些夸词有些冲昏了学生的头脑。其实,我认为在科学课堂上,正面的表扬与反面的批评都应运用。关键前提是合理得当运用。教师的表扬与批评都应以学生为本,以培养学生科学素养为本。在发现学生闪光点时,教师应毫不吝啬地给学生以褒扬之词;在学生犯有一些有原则性错误时,教师应毫不犹豫地给予批评。不过,在批评时,教师的言语要考虑到学生的心理承受能力。所以,科学课堂不应只是一个只讲“好”、“棒”的课堂。在这个课堂中,要让学生充分地体验到成功的快乐,也要让学生清楚地品尝到失败的酸楚。这样,我们的学生才能勇于面对困境,变得更加坚强,更加自信。科学的课堂通过科学探究是最能培养学生坚毅、理性、求真、民主、合作等科学精神的。但这些的获得,绝对不能仅靠“你真棒”“你真是一名小科学家”之类的褒扬之语。过多这类的话语,会让学生迷失方向,会使学生经不起挫折。因此,在科学课堂上,教师应十分注重表扬与批评的适度。
第三,教师的评价,应注意全程化。科学课堂的教学评价是为了促进学生的学习发展,提高每个学生的科学素养。因而,科学课堂教学的评价不能仅在学习探究过程之后再进行评价,而应伴随教学全过程之中。教师的评价要及时,即随时随地对学生的探究学习活动进行评价。教师在发现学生的每一个细微的闪光点或存在的问题时,都要及时的给予评价,力求全面而真实地记录学生探究学习的全过程。通过评价与课堂教学有机融合,对学生的科学探究、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科学知识做出全面而客观的评价。教师在注重探究过程的每个环节上的评价的同时,还应注重评价形式的多样性与评价主体的多元化。在评价形式上,教师可采用口头的、书面的评价,可以做观察记录、与学生谈话交流、对学生学习活动的结果分析、作业法、评议法等等。在评价主体上,教师可采用小组互评、组内成员互评、其他教师评价、家长评议、个人反思与评价等等。这样通过评价科学探究的每个细节,借助评价形式的多样性,利用评价主体的多元化,将科学课堂教学评价渗透到科学课堂的全过程。
总之,科学课堂教学评价应以《科学课程标准》中“评价建议”为纲,即以“培养学生科学素养”为宗旨。科学教师要想对学生做到行之有效地评价,就应注意评价的激励性、全面性,评价中表扬与批评的度,以及评价的全程化等。我想,评价有法,但无定法。只要科学教师怀着一颗对学生负责的心,全身心地倾注到学生身上,细致入微地体察学生的表现,切实关注学生的成长,就会使科学课堂教学的评价合乎“科学 ”,更加“科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