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德育天地>>平安校园>>阅览文章

昌乐二中学习心得

发表日期:2013/11/27 7:13:33 来源:本站 作者:李晓林 有728位读者读过

昌乐二中学习心得

 

 

这一次很荣幸有这样一个机会走出去,学习课改名校的一些理念,我确实也是获益匪浅。

昌乐二中最为外界所熟知的就是“271”高效课堂。这“271”高效课堂的具体内涵是这样的:

1.学习内容方面:20%的知识——自学能会,70%的知识——合作学会,10%的知识——老师教会

2.学生组成方面:20%学生——特优生,70%学生——优等生,10%学生——待优生

3.271”课堂模式的时间分配及内容安排

  20%(约10分钟)——教师教学:引领、激励、点拨

  70%(约30分钟)——学生分组合作、展示点评、质疑拓展

  10% (约5分钟)——学生总结反刍、当堂检测

在这样一个理念、或者说模式的引领下,可以看出,他们着力让学生通过小组合作自主学习的方式让学生学会知识。现在很多高素质教育的理念大多提出了要小组合作,然而要想小组真正高效地合作起来,让每个学生都能在合作中学会新知识,光是这样或那样的一个模式是不够的,背后要做许许多多的努力。

昌乐二中对于这样一个模式建立起了一个庞大的辅助系统。

1.导学案。昌乐二中的备课团队会研究课标、整合教材,设计出贯穿课堂始终的导学案。所以导学案的设计直接影响着学生预习、小组在课堂上合作,以及学习效果。由于学生是通过小组合作学习新知识,那么导学案的思路、问题的设计至关重要。这也对昌乐二中的老师是极大的考验。要设计出符合学生认知特点、能够成功引导学生探究的导学案。

2.精细化管理。他们每个班都有高效学习小组、行政管理小组、高效科研小组。

高效学习小组就是将2A层次学生、2B层次学生、2C层次学生按照科学的座位排列在一个组内。组内A层次学生是管理者,也是老师的助教。组内ABBC, ABC。一个组能否真正高效地合作,组长起着重要的作用。所以老师要对组长进行特殊的培训、并辅助特殊的评价方式激励各组。小组合作的展示部分以及评价部分也是有一定的规则,去约束每个人都发挥好自己在组内的位置,从而激励小组成员在合作时高效地学习新知识。

行政管理小组,我的理解就是管理班级方方面面的一个团队。在昌乐二中,我发现,每个班级都设有体育部、学习部、评价部、生活部、纪检部这几个部门。每个部门有1-2名部长和4-6名干事。根据班级墙上的展板,我推测他们的学校在年级里可能还有各班各部门的优秀部门评比。有了这样一个完善的评价系统,不论是年级、班级、小组、个人,都有了实实在在的约束力。这样一个系统,俨然一个大学的学生会。这样管理也就是学生的自主管理,对学生的要求较高,在小学不一定适用,但是他们的初一学生已经可以做到,我认为小学的高年段可以尝试。

      高效学习科研小组。每个学科设置这样一个小组,这样小组成员可以收集、向老师反馈学生在学习中的困难,有时组员也会参与教师的备课,这样可以切实地提高教学效果。这样一个团队也可以负责在班上帮助本学科薄弱的同学,捆绑小导师,也可以减轻教师负担的同时,提高教学效果。

 

   下面我只能说一说我看到的一些给我启发的做法:

1.       他们强调目标引领。课前他们把本课的教学目标呈现出来,一般是抄在黑板上,刚开始的几分钟,老师对目标进行激情解说。这样一来,学生带着目标学,课堂效率自然可以提高。还有一点,他们每个小组要制定每个组的小组目标、每个人有个人目标。这些他们用彩色卡纸做成小报,贴在教室外的走廊里。还有小组间的PK,例如某某组挑战某某组,都画在他们的海报上。这样一来,目标不是空口说说,而是像下战书一样张贴出来,他们便会为实现目标而努力了。个人的目标也分长期、短期。他们每个学生都有高效学习计划日记。每天把自己的计划写下来,当日反思,并对第二天提出要求。这是短期目标。长期目标是在班上找一个你要挑战的人,争取在某些表现方面超过他。人有了目标就有了动力、有了斗志,对于实现自我的提升有着重要的作用。

 

2.       他们强调海量阅读。

他们每周都会保证一定量的阅读课。有了阅读的积累,学生的内在充实起来,言谈举止、特别是在小组合作的展示时,就能呈现出不一样的风采。

 

本次学习收获很大,但他们的课改也有不足之处。就拿我听得两节英语课来说,由于英语这门学科的特殊性,两位老师都不是让学生自主探究学新知识的。其中一位老师仍然是填鸭式的教学。课堂仍然是老师讲、学生被动接受的状态。整堂课没有用到导学案、也几乎没有小组合作。我们小学可以利用对话,表演故事这些形式来小组合作,但离自主学习还很遥远。对于中学这种重视语篇理解、阅读能力培养的阶段,想要利用小组合作学英语,昌乐二中似乎也没有提出什么高招。如何利用好小组合作让学生自主学英语,还需要英语教师不断探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