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德育天地>>阅览文章

土桥中心小学德育处工作计划

发表日期:2013/9/3 13:47:40 来源:本站 作者:戴立祥 有630位读者读过

土桥中心小学德育处工作计划

——2013—2014学年度第一学期

一、指导思想

以科学发展观为引领,以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进一步加强和改进未成年人思想道德建设的若干意见》和区暑期干部培训会议精神为指导,结合学校德育工作的基本规律,围绕学校工作中心,以评价为抓手,培养学生养成良好的行为习惯和学习习惯,为切实提高学校的教育学质量打下坚实的基础,真正实现学校的可持续发展。

二、工作目标

1.求精:狠抓德育工作队伍建设,努力建设一支高素质的德育工作队伍。

2.求新:加强学校和班级两级小志愿者队伍建设,通过培育和锻炼,浇灌“奉献、友爱、互助、进步”的志愿者精神。

3.求真:利用班、队及思品课的育人途径,强化学科的德育功能,注重德育的连续性、系统性。

4.求实:建立评价机制,以评价为抓手,从小事入手,从一点一滴做起,思想教育与强化训练相结合,培养良好的行为习惯、学习习惯,为学校的课堂教学改革打下良好的基础。

三、工作方法及措施

1.加强班主任队伍建设,不断提高育人水平。(1)做好班主任培训工作,引领班主任向学习型、科研型转变。每月举行一次班主任工作主题研讨活动。围绕学生良好行为习惯和学习习惯的养成谈经验,说困惑,并上交书面研讨材料。同时,采取请进来、走出去的办法,加强班主任的培训,以此不断提高班主任的工作水平和思想素质。(2)加强青年班主任的培养工作。以青年教师发展学校为平台,结合“师徒结对”活动的开展,努力提升青年班主任的业务水平,向身边的榜样学习,积极调整心态,正确处理奉献与索取、集体与个人之间的关系。(3)抓实教育主阵地建设,落实班级常规工作,德育处结合学校实际情况,每月定出常规教育的重点,班会课要根据制定的教育重点定好计划、备好教案、力求有主题、有实效。要求每个年段部每个月最少组织两次班队会互听课活动,促进班主任之间的交流学习。德育处和年段部密切合作,班会课时全部走进课堂,推门听课,切实提高班队会这一教育主阵地的教育效果。(4)建立班主任工作评价机制,以评价来激发班主任的工作热情,以评价来提升班主任的班级管理水平。通过以上措施,争取在较短的时间内,打造一支观念比较新,能力比较强,乐于奉献的班主任骨干队伍。

2.深入推进班集体建设工作。在新一轮班集体建设活动中,我校将完善班主任考核制度,以此激励班主任开展班集体工作的积极性。班级建立学生行为习惯评价机制,评价机制以促进学生良好行为习惯的养成为目的,通过明确目标,环境渗透,活动落实,评价激励等措施,促进学生良好行为习惯和学习习惯的养成,从而形成良好的班风、学风,同时为在全校建立学生的个性化评价体系打下坚实的基础。学校少先队大队部要完善常规检查的内容与方法,认真组织,要做到检查标准公开,检查过程公正,检查结果反馈及时准确,真正起到常规检查的评价与督促作用。

    3.规范开展好学校常规德育工作。充分利用传统节日、开学典礼、毕业典礼等平台,认真组织、开展好相关庆祝活动。同时,工作中要认真组织开展好10个每一次:(1)每一次升旗仪式、每一次国旗下讲话;(2)每一次晨(夕)会;(3)每一次班、团(队)会;(4)每一次专题教育活动;(5)每一次家长会;(6)每一次家长学校、家长开放日活动;(7)每一次家访;(8)每一次学生评价;(9)每一次评先评优;(10)每一次开学典礼、毕业典礼等。

4.加强学生志愿者队伍建设。志愿者需要培育,需要细心地浇灌“奉献、友爱、互助、进步”的志愿者精神,同时志愿者需要锻炼。少先队大队部负责学校志愿者队伍的培训、锻炼和评价,提升小志愿者的服务水平,激发小志愿者的服务热情。充分发挥小志愿者在常规检查、学生乘车、社区服务等方面的作用。班主任负责本班志愿者队伍的培训和评价,充分发挥班级志愿者在班级服务、学习互助、活动开展等反面的作用。

5.根据学生不同年龄阶段身心发展规律,制订切实可行的学校心理健康教育计划,要逐步完善心理健康教育设施,设立独立温馨的心理咨询室,对行为有偏差、心理有障碍的学生进行及时排解和矫治,帮助他们树立自尊、自强、自爱、自信的健康心理。同时,督促四名青年教师积极组织教师参加上级有关部门组织的心里健康教育专题培训,如期拿到南京市心里健康教师资格证,以保证学校能行之有效地开展心里健康教育活动。

6.完善学校内部安全防范机制,加强对师生的安全教育和培训,特别是加强乘车学生的安全教育与管理。充分发挥学生志愿者的作用,做到安全乘车,文明乘车。开展形式多样的教育活动,让学生从小学法、知法、守法、用法,崇尚科学,反对邪教。学校要防患于未然,经常用身边人身边事警醒教育孩子,建立各项预防和保障工作机制。充分发挥法制副校长在学校德育工作中的作用,配合有关部门共同做好校园周边环境综合治理工作,确保校园无违法犯罪刑事案件。

7.以加强与社会、家庭联系为落脚点,营造全社会共同育人的良好氛围。在办好一、三年级家长学校的基础上,每个年级通过定期举行家长开放日活动和召开家长会,加强班家联系,形成合力,提高教育的实效。充分利用家校通这一平台进行沟通,坚持家访制度,形成共同抓好德育工作的合力,逐步完善以学校教育为中心,家庭教育为基点、社会教育为依托的三位一体的小学德育管理网络。

四、突出重点,把握难点,积极开展德育科研工作。

1.探索网络教育新路。加强网络时代小学德育问题的研究,进一步完善学校信息网上的德育工作专栏。学校的重大德育活动通过校园网进行传播和交流,形成更为丰富的德育优势资源。

2.切实加强小学德育工作的理论研究。针对学校德育工作的薄弱环节和当前社会反映强烈的单亲家庭子女、贫困家庭子女、农村“留守子女”的教育问题、网吧对青少年学生的不良影响问题等,加强调查研究,充分发挥德育理论对德育实践的指导作用。

3.加强德育科研,同时要鼓励班主任积极撰写德育论文,参加各级的评选活动。

五、工作安排

九月份——行为规范训练月

1.制定、完善工作计划。

2.新学期开学典礼。

3.开学第一课

4.学生行为习惯(文明就餐)和学习习惯(独立完成作业)强化教育。

5.一、三年级家长学校。

6.班主任工作研讨会,交流班级开展的学生行为习惯和学习习惯活动情况。

7.完成第一期黑板报。

8.开展国庆庆祝活动。

十月份——感恩他人,回报社会。

1.一年级新生入队仪式。

2.一、三年级家长学校。

3.班主任交流会。(交流学生行为习惯评价的做法与困惑)

4.学生行为习惯(尊重师长,感恩他人)和学习习惯(不懂就问)的强化教育。

5. 完成第二期黑板报。

6.社会实践活动

十一月份——书香润心灵,阅读促成长

1. 举行应急疏散演练。

2.开展主题读书活动。

3.班主任工作研讨会。(如何发挥班级小志愿者的积极性)

4.完成第三期黑板报。

5.学生行为习惯(课间不奔跑)和学习习惯(上课认真听讲,大声发言)的强化教育

6.一、三年级家长学校。

十二月份——遵纪守法宣传月

1.法制教育讲座。

2.小学生行为习惯(文明乘车)和学习习惯(书写认真)的强化教育。

3.班主任工作例会。

4.完成第四期黑板报。

2014年一月份——学诚信品质,做诚信学生

1. 完成第五期黑板报。

2.班主任工作研讨会及班主任工作考核。

3.开展各种评比活动。

4.资料的收缴及归档。

 

2013年8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