春风化语,润生无声——浅谈激励性评价策略的实施
发表日期:2020/12/4 8:45:43 来源:江宁区土桥中心小学 作者:成航 有1272位读者读过
《数学课程标准》中提出“要中分发挥评价的激励作用,保护学生的自尊心和自信心”的理念。教育家也说“教学的艺术不在于传授知识,而在于激励、唤醒、鼓舞。”所以越来越多的老师在课堂上采用激励性评价,课堂效果得到了明显的改善。12月3日,韩静老师开设了题为《浅谈激励性评价策略的实施》的菜单讲座。
韩老师结合自身的教学实践,从理论基础和策略实施两方面阐述了此次讲座的内容。韩老师认为:评价要及时、中肯、有针对性;评价方式要因人而异;评价内容与方法应多样化。对学生进行激励性评价时,不能千人一面,千人一词。每个学生有着不同的家庭背景、性格特征,有不同的感情需要和可接受方式。教师要因人而异,选用合适的方式对其进行评价。激励性评价的实施要沟通学情,符合的学生的认知发展。这样才能更加言之有效,有针对性。另外,韩老师还提出激励性评价的内容和方法很多,如理想激励、目标激励、行为激励、榜样激励、关怀激励、表扬激励、成激励,等等。教师要根据不同时期、不同性格的学生采用适当的内容和方法。现代的教学观认为兴趣是最好的教师,兴趣是学生学习的最大动力,兴趣是学生学习动力的源泉,是提高学生学习效果的最有效途径。因此,在当前课程教学实施活动中,就要坚决改变仅以一张试卷分数来终结性的评价学生一个学期的课程学习情况的单一、片面、静态的评价手段,建立起符合素质教育要求的、全面的、发展的、科学的、有激励机智的课程素质评价体系。要改变传统教学评价方式,要注重对学生的激励性评价。要把学生在学习过程中的全部情况都纳入到激励性评价中。
韩老师的讲座给我校青年教师带来了很大的启发,老师们意识到要以温暖的话语对待学生每一点微小的进步,以愉悦的语气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以宽容的态度对待学生的差错,让学生从教师的关心与尊重中体会到温暖与期望、激励与鼓舞,感受到教师的可亲可信,就能增加师生的情感交流,让丝丝春雨滋润学生的心田,在激励教育下,一个个学习标兵如雨后春笋般破土而出,一张张笑脸如雨后山花般灿烂开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