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教学工作>>课改实践>>阅览文章

放飞教育的“蝴蝶”

发表日期:2007/11/21 15:15:17 来源:本站 作者:无 有1085位读者读过

                             南京市江宁区土桥中心小学       

“蝴蝶效应”是现代模糊学的一种理论。它形象的说法是:南半球一只蝴蝶偶尔扇动翅膀所带起来的微弱气流,几星期后竟变成了席卷美国得克萨斯州的一场龙卷风!它所表明的原理是,一件事物的初始状态常常具有决定意义,初始状态的微小差异,往往会导致发展过程和结果的极大差异。

真有这么玄!是南半球的哪只蝴蝶引起了席卷得州的龙卷风?无从考查!教育中的“蝴蝶效应”却是有源可溯的。

小的时候,初中的一位数学老师一天课上说:“同学们,以你们现在的水平,已经完全具备自学的能力了。”不知为什么,就深深记住了这句话。从此,从初中到师范到走上工作岗位到现在,一直都孜孜不倦地自学着,从中师文凭,到大专文凭,到本科文凭;从二级教师,到一级教师,到高级教师;从一般教师,到骨干教师,到学科带头人。都源于数学老师放飞的那只“蝴蝶”啊。

“我梦见你们中有一个人摘到了哥德巴赫猜想这颗明珠”。陈景润的数学老师不经意间也放飞了一只“蝴蝶”。谁知,几十年后,陈景润真的算出了1+2!

也许每个人都不会相信,“改变”有的时候真的是源于一句话。教育对人的影响是深广的,有时是隐性的、长期的、潜移默化的,短时期也许不容易看出来。而且,常常是“有意栽花花不发,无心插柳柳成阴”,说玄也不玄。2002年国际英语演讲大赛冠军张勇,就是源于英语老师的一句话。张勇小时候没有学过英语,进入西安交大附中后英语基础极差。头一次上英语课,老师就提了一个“残酷”的要求 :每天跟读磁带20遍。跟就跟,反正老师说的一定是对的,张勇傻傻地想,也“傻傻”地一遍又一遍地跟读。然而奇妙的事情发生了,张勇发现单词和课文在不知不觉中已经尽藏胸中,语法规则在饶有兴趣中也已驾轻就熟,潘多拉魔盒一下子变成了美妙的音乐盒。

“一定要争气”!这只蝴蝶飞出的是童第周。

“能在南口以北修筑铁路的中国工程师还没有出世呢。”这只有些“黑”的蝴蝶反而造就了杰出的工程师詹天佑。

蝴蝶有“白”的,也有“黑”的,“白蝴蝶”造就人,像陈景润、像童第周……“黑蝴蝶”却可能毁灭人,像爱因斯坦、爱迪生、牛顿,都是差一点被“黑”掉的。而真正被“黑”掉的,不知有多少啊!就像“究竟是哪只蝴蝶引来得州龙卷风”的那样,只是无从查考而已。

教师也是放飞“蝴蝶”的职业。“老师相信你能行!”“你真棒!”“我真的为有你这样的学生感到骄傲!”“我梦见……”这一只只美丽的“白蝴蝶”,说不定哪天就会出现另一个“陈景润”。

“你真笨”“你真差”“你不会有出息”,这样的“黑蝴蝶”却放不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