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5学年“夕阳红”中老年教师课堂教学竞赛总结
发表日期:2015/7/9 12:20:38 来源:本站 作者:戴立祥 有1005位读者读过
土桥小学数学教研组开展“夕阳红”老教师赛课活动
5月7日至5月21日,土桥小学数学教研组开展了“夕阳红”杯老教师赛课活动。许智伟、纪跃柱、孙柏生、高达利、陈吾保几位老教师给全校老师呈现了几节精彩纷呈的数学课。从几节课来看,老教师的理念在变,课堂在变,教法在变,学法在变。大多数教师能充分借助“自学导航”展开教学,课堂中利用“小组合作学习”方式突破重难点,注重使用评价的手段激励学生、课堂组织能力强,教学效果明显。经过评委们的打分,评出孙柏生和纪跃柱老师获得一等奖,许智伟、高达利、陈吾保三位老师二等奖。
2015学年“夕阳红”中老年教师课堂教学竞赛总结
数学教研组 成航
首先,我代表数学教研组向组内几位教师表达敬意。这次“夕阳红”杯中老年赛课,我们组内5位老师全员参与、没有任何推脱,精心准备,给我们奉献了5节精彩纷呈的公开课,很好的展现了我们组在这一段时间的课堂改革成果。我们欣喜地看到,老教师的理念在变,课堂在变,教法在变,学法在变。大多数教师能充分借助“自学导航”展开教学,课堂中利用“小组合作学习”方式突破重难点,注重使用评价的手段激励学生、课堂组织能力强,教学效果明显。下面我就简单的和大家汇报一下:
1、教师的角色在变。本次课赛活动的课堂评价标准重点放在是否转变教师角色,是否落实“小组合作学习”。在这次课赛活动中,学生的主体地位得到了彰显,课堂互动明显增强,教师逐步转变为课堂的引导者和学生学习的合作者。尤其是陈吾保老师执教的这节课。原以为二年级学生实施小组合作会比较困难,但二(1)班的学生课堂上讨论积极、有序,学生的发言大胆且有条理,让人眼前一亮。这和陈老师平时的积极训练、引导离不开。
2、对教材的认识和处理方式在变。从本次参赛的5节课来看,大都能紧扣新课程标准,精心研读教材,及时挖掘生身边的各种课程资源并运用到课堂教学中来。比如高达利老师执教的《圆的认识》,老师让学生寻找了许多生活中的圆,借此帮助学生认识圆,体会圆的特点。此外,高老师还对教材进行了一系列的改造,比如先让学生体会圆的各部分特征,最后再介绍圆的画法并借此体会直径、半径之间的关系,这个思路让人耳目一醒。高老师的黑板板书也有独到之处,他在黑板中设计了几个圆,借此将本课知识分为了几个板块,结构清晰明了,这几个圆最终汇成了一幅简单的思维导图。通过这种方式,即方便一节课后的总结又给学生自己画思维导图提供了借鉴和引导,效果还是非常好的。
3、学生学习方式在变
多数教师始终以学生为中心,观察学生的心理变化、学习变化,分析学生的认知状况,因势、因时、因人利导,“先学后教”“以学定教”的理念得到了较好的落实。几位老师的课均使用了自学导航,老师的课也能较好的和自习导航结合起来。比如许智伟老师根据学生自学导航编排完善调整了自己的PPT设计,使课堂的节奏和学生学习过程保持一致,方便了学生的学和教师的教。
4、评价的方式在变
几位老师均能使用评价的方式去激励学生。比如纪跃柱老师课堂上积极鼓励学生,对于学生的发言积极的加以鼓励,并通过给小组加分加以强化。学生间的互相评价次数也非常多。此外评价的内容也比较广,纪老师针对学生的自学质量、纪律、发言、交流都给与了评价和鼓励。
老教师的课还有另一个显著的特点:扎实。比如孙老师的课,课堂流程依旧是那么有条理,对于学生的基本能力、技能的培养非常到位,我想这些都是他们执教班级成绩始终排在前列的原因吧。
当然,我们也不的不承认这些课也存在着些许不足,比如评价方式单一。本次赛课中,教师大多运用鼓掌的方式来评价表现精彩的学生,评价语言较为单一,评价针对性不强,缺乏个性化评价。
此外,由于老师们平时较少使用ppt,偶尔使用有点畏手畏脚,上课也容易被课间牵着走,对生成性课程资源没有充分的思想准备。这些还需要我们以后加以改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