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生作文选登(三)
发表日期:2008/1/9 14:15:33 来源:本站 作者:无 有1008位读者读过
热爱读书吧
土桥中心小学 六(3) 孙超文
书是什么?书是智慧的钥匙,书是进步的阶梯,书是迷惘者的启明星……如果你是一位不爱读书的孩子,听了这则故事,我想,你应该有所改变吧!
一位商人走在路上,忽然,有一个陌生的声音对他说:“捡几块石头吧!明天,你会既高兴又懊恼的。”商人疑惑地捡起了几块石头继续赶路。天亮后,他迫不及待地掏出石头,高兴得说不出话来,石头居然变成了宝石!可过了一会儿,他又懊悔地说:“那时侯我怎么不多捡一点呢?”
亲爱的朋友们,读书也是如此。我们今天读的书,明天将会变成宝贵的财富。等我们长大后,总会懊悔自己读的书太少了。那么,就让我们从现在开始,多捡点儿“宝石”吧!
书是知识的载体,书是人类的精神食粮,书是我们了解世界的窗口,但凡徜徉在书海中的人,他的内心充实而不感到孤独。
是的,的确如此。
读书使我们视野开阔。我没有去过非洲,没有去过蝴蝶谷,没有去过内蒙古。在书中,我却领略到了非洲大陆的美丽风情,对蝴蝶谷五彩斑斓的人间仙境如痴如醉,为内蒙古的田园风情、诗情画意深深陶醉。我没听过安塞腰鼓,在书中,我似乎感受到它的豪放火烈和震撼人心。我没有见过女皇武则天,在书中,我仿佛见到了她的美丽容颜与对皇权的野心……通过多年的阅读,我知道再这个世界上,我还有一位“知己”——一本好书。
在我伤心的时候,书会告诉我坚强一些;在我愤怒的时候,书会告诉我宽容点儿;在我遇到困难的时候,书会告诉我尽力而为;在我遇到有困难的人时,书会告诉我给他人一点关爱。书会教我们求知,书会叫我们感恩……你说,还有什么人能代替一本好书呢?
书是历史。从中我们可以看到每个朝代的帝王风范:千古第一女皇武则天,一代天骄成吉思汗,励精图治的圣明君主康熙,中国的末代皇帝溥仪……
书是交流。从中我们可以聆听前人的教诲:庄子的神秘,老子的大器,孔子的儒雅,孟子的思危……
啊!让我们多读书吧!它是探索者通向成功彼岸的船,是奋斗者的向导,是求知者饥饿时的美餐。它会告诉你人生的真谛,生活的哲理。读书不仅美化人的气质,更美化人的灵魂。
点评:
读了习作,从内心感到小作者确实是一个热爱读书的孩子:用形象的故事演绎读书的意义,用流畅的文笔历数读书的益处,用激昂的语言呼出读出的倡议。清晰的思维和多种表现手法的综合运用,读来感觉痛快淋漓。
指导教师 陶绪清
爱读《世界五千年》
土桥中心小学六(6)班 戴银晨
一本记载着世界五千年沧桑的书本《世界五千年》,当我刚刚翻阅几页后,一下子就陶醉其中了。
当阅读到“古希腊之奥林匹克”这个故事时,我仿佛来到了古希腊奥林匹克的运动场上。只见这里人头攒动,彩旗招展,呼喊声更是一浪高过一浪。再看,赛场上的运动员们,他们(古希腊奥运会上禁止妇女参赛)一个个光着躯体,露出自己饱满的肌肉,让观众们评选(在古希腊奥运会上,只有经过观众们评选合格的运动员才可参赛)。最终所有运动员都通过了观众们的评选,进入决赛。
震撼人心的一刻到来了!只听见裁判员一声令下(古希腊奥运会前几届都只有一个项目—短跑),所有运动员都奋力向终点奔去。
比赛结束后,由奥运会主席宣布胜利者的姓名。也就在此时,胜利者的同乡们都奔涌了过来,一起欢呼和庆祝胜利。
当读到“胜利者领取奖杯”这段故事情节时,我眼前仿佛出现了胜利者走在通往奥林匹克圣殿路上时的情景。路两旁的人都投以敬佩的眼光。当获胜者走上领奖台时,一位男孩缓步地走了过来,用当地的圣树—橄榄树的树枝变成的“花环”戴在胜利者头上,然后由奥运会主席给他颁发奖杯。
胜利者捧着奖杯,迈着自豪的步伐走下了领奖台,各城市的领袖都由衷地祝贺着他……
读到故事快结束的时候,我又发现这个故事中还藏着一件感人肺腑的小故事。故事是这样的:
随着时间的推移,奥林匹克运动会亦饱经风霜。第293届运动会过后,奥林匹克运动会就突然中断了……直到第18世纪末,英国人顾拜旦为了能重新创办奥运会而不懈努力,经过长时间的努力之后,顾拜旦终于使“沉睡”的奥林匹克运动会又旺盛起来,并且制定了新的奥运会宗旨:
和平—体现奥林匹克建立一个“和平的社会”的目的。
友谊—体现奥林匹克运动“维护人的尊严”的目标。
进步—体现奥林匹克运动“为人的和谐发展服务”的目的。
《世界五千年》里还记载了古埃及、古巴比伦、古印度等一些文明古国的历史,它让我了解到了许多历史知识,如从“古埃及之金字塔”中,我了解到了金字塔的宏伟与精巧;从“古巴比伦之空中花园”中,我知道了空中花园是为一位皇后所建造,它精美绝伦,造型奇特;从“古印度之阿育王信佛”中,我知道了古印度是一个信仰佛教的国家……
读完这本书,我不禁感慨万分:看了这本书,真是让我受益匪浅。它不仅让我增长了知识,同时也丰富了我的视野,还让我得到了阅读的快乐和享受。
我爱读《世界五千年》!
点评:
小作者沉浸在《世界五千年》的历史故事中,以精炼的语言重点描述了“古希腊之奥林匹克”这一盛会,抒发了自己真实的感受,表达出对这本书的热爱之情。文章有祥有略,结尾点题。
指导教师 徐广银
我成长,我快乐
土桥中心小学五(2)班 孙晓鸥
读书使我快乐,使我成长。从书中我知道,伟大的教育陶行知先生也知道。他曾说过:“道德是做人的根本。根本一坏,即使你有一些学问和本领,也不会成为对社会有用的人。”读书让我还知道诚信也是根本。
诚信包含了两层意思:即要诚实也要守信。诚实就是表里如一,不欺骗;守信是遵守诺言,讲信用。相信大家都听国《曾子杀猪》这个故事了:曾子的妻子要到市场去卖布,但是儿子也闹着要去,于是妻子为了哄骗儿子随口答道:“如果你不跟我去市场卖布就杀猪给你吃,好不好?”儿子一听有肉吃,就乖乖地待在了家里。傍晚,妻子回来后发现曾子要杀猪,就哭着求他不要杀,但曾子却很坚定地说:“做人不可以言而无信,答应儿子的事就得做到,我可不希望儿子成为言而无信的人。”于是曾子把猪杀了。他儿子长大后成为了一个言而有信的人。
在学习和生活中,也会有这样的事:
有一次,我考试考了96分,蛮满意的。老师讲析试卷了,讲到一题时,我发现那道题错了,但老师给我打了一个大红“√”,这时,我心里像十八个吊桶打水——七上八下。如果不告诉老师呢,这个分数就不是我的真实分数,如果告诉老师吧,就又得扣两分,唉~真难呀!我想告诉又不敢,不告诉又怕别人告诉,这时我想到了“曾子杀猪”的故事,于是我下定决心去告诉老师,我强迫着把脚迈向老师,强迫着用嘴告诉老师,终于讲完了,扣了两分。虽然分数低了,但我心里却十分踏实。说实话真不是一件简单的事情,不过说了真话后心里真的很轻松。
读书让我明白:人不仅有诚信,也要有爱心。
我们知道爱是忘我无私的,是不需要回报和理解的。医生用爱心挽救生命;教师用爱心培养学生;园丁用爱心培育花草……爱是可以培养的,可以从小事开始培养。比如:妈妈含辛茹苦,我们可以帮妈妈分担家务,或是给妈妈捶捶背,倒一杯热茶,说一些温暖的话,老师日夜不分地为我们备课、批改作业,为我们操劳,我们可以互相帮助,互相监督,自觉学习,为老师减少辛苦……
你家有长辈吗?有弟弟和妹妹吗?你知道如何尊老爱幼吗?
古人说的好:老吾老,以及人之老;幼吾幼,以及人之幼。我们不仅要孝敬自己的父母,还要尊敬别的老人,爱护年幼的孩子。在社会上造成尊老爱幼的民风,是我们小学生的责任。
古时候有一个人名叫子路,他小时侯家里很穷。有一次,年迈的父母想吃米饭,可家里一点米也没有。于是子路就翻山越岭走了十几里路从亲戚家背了一小袋米,让父母吃上了香喷喷的米饭,邻居们都夸子路是个孝顺的孩子。
可见,每个人都应该诚信守信,有爱心 ,尊老爱幼,让世界更加美好。读书,让我知道了许多做人的道理,在我成长的道路上,书就是我心中永不熄灭的明灯,它指引我勇往直前。
点评:
小作者用朴实真诚的语言叙述了读书给自己带来的收益。读书教会了她做人的道理,陶冶了她的情操。全文紧扣读书使自己成长的主题,用书中和自己的事例充分阐述自己和书相伴成长的快乐。
指导教师 刘春华
向命运挑战
土桥中心小学五(4)班 孙怡
一位21岁就被医生诊断患了绝症的人,后来,居然战胜病魔,成了伟大的科学家。他就是《向命运挑战》书中的主人公——史蒂芬·霍金。
从同学那儿借来这本书后,我一口气读完,被书中的情节深深地吸引住了。书中的主人公霍金,21岁就患上了绝症——萎缩性脊髓侧硬化症。医生说霍金最多还能活两年半。霍金心想:反正就是一死,命运的能耐再大,最多也不过如此。他对自己说:“时间只有两年半,不算多,只要努力做些有意义的事情,让自己留下一点儿辉煌。”在他的挑战下,病魔退却了。一个两年半过去了,几个两年半过去了,他还是坚强的活着。他的事迹表明,人是可以向命运挑战的。
我不禁掩卷沉思,霍金真是一个伟大的人,是他为人类创造了奇迹。是啊,霍金向命运挑战不仅仅是他活着,而且他还能带着绝症创造科学上的伟大奇迹。后来,霍金的手不行了,脚不行了,嘴也不行了,走路、吃饭、说话都得由别人或机器帮忙,体重只有40公斤,但是他的大脑还行。他仍坚持在轮椅上工作着。
记得有一次,我的语文老师带我们出去旅游,我们区、去参观中山植物园,那时候我已经走不动路了,想休息休息,但看到老师那眼神,我不好意思开口了,我又看了看周围的人,无论是比我大还是比我小的人都活蹦乱跳,我很惭愧。突然,我想到了霍金,他身患绝症都没有放弃,最后,他还创造出了奇迹。于是,我便咬咬牙,坚持了下来,赢来了老师赞许的目光。这件事虽然过去了很久,但现在想起来,让人历历在目。
《向命运挑战》让我学会了很多,但最主要的一点是:一个人靠聪明才智是不行的,还要有一种精神,一种不怕失败的精神,不怕困难,敢于向命运挑战的精神。有了这种精神,即使遇到再大困难也一定战胜困难,迎来成功。这种精神不正是我们每个人需要的吗?
点评:
小作者以充满情感的笔调,结合实际谈自己在读书中的感受,谈得具体真实,语言很有感染力。结尾以反问结束,语气强烈,给读者留下了很深的印象。
指导教师 任印
在读书中成长
土桥中心小学六(5)班 戎素琴
当我还是小孩子时,就躺在妈妈的摇篮里,依偎在外婆的臂膀下,听他们讲那最温慈、亲柔的故事。在渴望、好奇中我听着故事长大,在故事中我懂得了沧海桑田,品尝了主人公生活的酸甜苦辣。于是我学会了感恩,学会了坦然。
伴随我成长的是我最爱看的《民间故事》。它如一弘明净的泉水,它用点滴的雨露荡涤我的征程,滋润我的心田。《民间故事》是一圃绮丽的花园,它有曼妙的花香陶醉我的精神,熏染我的气质。来这里欣赏迷人的芳香,汲取生命的甘泉和人生的力量。
《民间故事》我在当中收获很大,它开拓了我的眼界让我懂得了很多道理。〈民间故事〉只是我最爱看的一种还有著称于世的英国女作家夏洛蒂勃朗特写的〈简爱〉在绝境中成长的典范。他有两个妹妹和一个弟弟。母亲不幸早逝。夏洛蒂三姐妹生活极度的贫困。他们节衣缩食不过他们坚持学习,写作可又不断遭受着打击与失败但他们没有向失败灰心,夏洛蒂三姐妹经过慎重的考虑从写诗改为写小说孜孜不倦终获成功。
书是人类的阶梯,是人类不可少的,读了这些书会让我们受益匪浅。书趣无穷读书为我消除疲劳,陶冶情操令我的举止文明明辨是非,使我崇尚爱国心。读书让我信心百倍策马扬鞭实现凌云壮志。书趣无穷闲暇之时,寄情于此欣然自娱。书不会让我孤单,会让我找到快乐,我在读书中成长。
点评:
小作者以散文的笔调娓娓叙说着读书的体会。用心去体会书的博大、浩淼。情感细腻,语言优美,体会深刻。
指导教师 纪荣平
在读书中快乐成长
土桥小学六(1)班 丁涛
当我还小的时候,便与书结下了不解之缘。那时候,我还认不得一个字,爸妈就给我买了好多本小书。这些书大多是图画书。我被那形象生动的图片所吸引,翻了一遍又一遍,蓝了一次又一次,对它们爱不释手。渐渐的,我长大了,识字了,爸妈又给我买了许多书。这些书不仅有图片,还有一些字。开始我只看图片,对文字不理睬,但在父母的指导下,我试着读字了,并且明白了许多图片里没有的知识。就这样书让我明辨美与丑、善与恶、真与假,让我从郁闷中变得快乐起来;让我将不愉快的事忘记、让我……我沉浸在书的海洋里,快乐成长着。
高尔基说:“书籍是人类进步的阶梯。”还有人说:“书可明智,书可医愚。”是啊,书是五彩生活的万花筒,是大千世界的缩影,是我们成长道路上不可缺少的朋友。书还能使人坚定意志。比如:勇敢的鲁滨逊在荒岛上生活了28年。为了生存他付出的汗水可想而知。其中一句名言:害怕危险的心理比危险还要可怕一万倍。更是让我喜爱极了。事实上的确如此:一个具有大无畏冒险进取精神的人,即使在恶劣的环境中,也终将会成为一个像鲁滨逊那样的人。一个探索者、一个发明家、一个善于创造性劳动的人。
最近,学校给我们每人配了一本《小学生成长坐标》。开始同学们都认为这本书太陈腐,不值得看。但在老师的要求下,只好看了。可当看完第一页后,就像着了魔似的翻看第二页,好像被黑洞吸了进去一般不能自拔。
这本书写的是关于儿童心理、生理、安全、礼仪、道德等方面内容,能很好满足素质教育的各个层面的不同需求,是一本贴近教学实践,贴近学生实际的好书。
读了这本书,我知道了自己 的许多不足。比如:偏食、不勤奋、不礼貌等。我觉得十分惭愧,在书中我找到了偏方,我下决心一定要改掉这些恶习。
原先,我和我的同桌关系很不好,动不动就大吵大闹,老师也经常批评我们。现在 好 了。我们俩互相帮助、互相谅解、关系也比从前融洽了。
这本书还让我懂礼貌了。从前,我一见老师都不问好,还逃走。现在我剪刀老师都会情不自禁地问声好,他们也会自然而然地说小同学好。我听了,暖洋洋的,像沐浴着阳光一般,使我豁然开朗。
这本书还有许多发人深省的故事。如:《兔子的友谊》、《懂礼貌的小华》等,都是精彩的集汇。
啊!读书真好呀!
点评;
文中比较具体地介绍了与书结下的不解之缘。由读小人书到图文并茂的书籍,品味其中的乐趣;再到推荐的读物,从不感兴趣到豁然开朗的深受启迪,从中确实可以感受到小作者在读书中成长,读书中获得快乐。
指导教师 朱泽群
读《说勤奋》有感
土桥中心小学 四(5)班 戎成
“梅花香自苦寒来”人人心中都有一个美好的理想,而通过理想境界的桥梁是勤奋。古今中外,哪一项创造发明和取得伟大成就不浸透着工作者的勤奋和辛劳?
我读了《说勤奋》这篇课文,深受感动。原来那么多伟人也是通过勤奋才取得伟大成就的。当我们喝着甜津津的蜂蜜时你有没有想到,如果没有蜜蜂不辞辛苦地采花酿蜜,花朵哪会那么芬芳,蜂蜜哪会那么甜美?
如果蚂蚁不是每天辛勤劳动,准备着过冬的粮食,那蚂蚁早就饿死了。如果不是啄木鸟不停地为树木啄出害虫,我们怎么会看到那么葱绿的树林呢?如果不是青蛙这个守护神守护着庄稼,那么农民伯伯还有什么好收成呢?
每次老师布置作文时,我拿起笔都不知该写些什么,感觉大脑里面空空的,没有什么内容可以写,这时就想起了妈妈说的话:“平时不留心观察事物,不多看课外书,不广泛的积累知识,怎么会有内容写呢?”现在我才明白“勤能补拙”这个道理。
每当我们坐在宽敞明亮的教室里,听着老师认真地给我们讲课,耳边不禁响起古人遗训《三字经》:蚕吐丝,蜂酿蜜;人不学,不如物。我们更应该要勤奋学习,为了我们心中的理想,为了我们更美好的明天,让我们一起努力吧!
点评:
小作者紧扣“勤奋”这一中心谈感受,立意明了。并结合自身经历而谈,内容真实,语言流畅,是一篇短小精炼的佳作。
指导教师 戎小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