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生作文选登(二)
发表日期:2008/1/9 14:05:57 来源:本站 作者:无 有886位读者读过
读《卖火柴的小女孩》有感
土桥中心小学 四(1) 孙帅
“哎,多么可怜的小女孩!”我合上书,眼前不禁浮现出卖火柴的小女孩那凄惨的遭遇。
《卖火柴的小女孩》这则童话主要讲了在又黑又冷的大年夜里,一个卖火柴的小女孩因为没有卖掉一根火柴,不敢回家,最后冻死在街头的事,揭露了社会的黑暗,表达了作者对穷苦人民悲惨遭遇的深切同情。
当我读到小女孩几次划着火柴看到幻象这一段时,心里不由得再一次为小女孩悲惨的命运叹息。是的,在贫富不均的社会,小女孩在微弱的火柴光中看到的暖烘烘的大火炉、喷香的烤鹅、美丽的圣诞树,这一切对小女孩来说都只能是幻想,根本无法实现。
比起小女孩,我是多么幸福:从小到现在,我都吃得饱穿得暖,在家里,爸爸妈妈疼爱我;在学校里,老师同学关心我,生活是多么美好!可是……如果小女孩生活在我的国度里,她一定能得到家人的疼爱,在大年夜里,和爸爸妈妈一起在家吃着团圆饭;如果小女孩生活在我的国度里,她一定也能像我们一样,背着书包高高兴兴去上学,坐在明亮的教室里听老师讲课;如果小女孩生活在我的国度里,她一定会惊讶地发现,身边的一切都在改变,对明天有了更美好的憧憬……可惜,文章中的小女孩没有机会感受到这些如果。
读了《卖火柴的小女孩》这篇文章后,我似乎长大了,蒙胧中懂得了什么……我们生活在这个日新月异的新时代的少年儿童,一定要好好珍惜这美好的生活,努力学习!
点评:
读到小女孩的悲惨遭遇,再比较自己经历的生活,小作者真切地体会到了,自己的幸福,是多么实实在在。文章言真意切,朴实生动。此外,对比手法的运用也增强了文章的感染力。
指导教师 贾仕琴
勤能补拙
——《爱因斯坦成功的秘诀》读后感
土桥中心小学六(6)班 杜晨
“成功之花,人们只惊异它现时的明艳,却不知当初它的芽,浸透了奋斗的汗泉,洒遍了牺牲的血雨。”读了《爱因斯坦成功的秘诀》这篇文章,使我深受启发。这句话像火花一样,在我心间不停地闪耀。
成功,这是一个多么令人向往的字眼,可成功秘诀到底在哪里呢?爱因斯坦对成功的秘诀做了科学的概括:W=X+Y+Z,即:成功等于艰苦劳动、正确的方法及少说空话的和。这也是爱因斯坦成功之道,我认为:这三个条件中艰苦的劳动,即“勤”是首要条件。因为勤能补“拙”。
爱因斯坦小时也不是超人的“天才”,甚至有人说他是“笨蛋”,可是促使“笨蛋”成为“天才”不正是这个“勤”字吗?爱因斯坦深信天才出于勤奋,他用勤奋去弥补自己的“笨拙”。为了彻底弄清一个问题,他比别人多花了几倍的时间,终于用汗水浇开了成功之花,对科学技术的发展做了巨大上的贡献。
对于“勤能补拙”我也有深深地体会。我有个邻居叫王梦妮,比我大两岁,上六年级了,别人都说她字写得没我漂亮,我听后非常得意。王梦妮却暗下决心,一定要把字写好。有一天,我们俩同时买了一本钢笔字帖,写完作业后,我们也是一起练,我练完一课后就不练了,而王梦妮却练好一课,再找一张纸模仿着写,写不好重写,直到写好为止。五六个星期过去了,学校举行了一次钢笔字竞赛,她竟获得了一等奖。
这使我深深地认识到:“勤能补拙”,这是一条颠扑不破的真理。我们每个人都应用勤奋去弥补“笨拙”,用汗水浇开那绚丽成功的花朵。
点评:
小作者能从书中得到启示并联系生活中实际的事例阐述自己的体会。全文语言流畅,含意深刻,紧紧围绕读书的收获,深入浅出地论述“勤能补拙”的道理。
指导教师 徐广银
读书是我的乐趣
江宁区土桥小学五(1)班 秦程
“啊,我扑在书上就像饥饿的人扑在面包上。”这句话是苏联伟大作家高尔基说过的话。这句话告诉我们:读书好比吃饭,它是我们生活 中必不可少的一部分。是的,书是人类宝贵的精神财富,是经验教训的结晶,是走向未来的基石;读书,是人们重要的学习方式,是人生奋斗的航灯,是文化传承的通道,是人类进步的阶梯。
是啊,读书是最正确的选择,它不仅使我们拓宽了知识面,也提高了我们的作文水平。有时,读书让人达到忘我的境界。一天,妈妈叫我在书房里写作业,我觉得很枯燥无味,便从书架上取下一本〈童话故事〉来看。文中美好的语言、精彩的片断和色彩鲜艳的图画完全吸引了我,我兴致勃勃地看了起来,没想到一看竟然不知外面的天已经黑了。
“读一本好的书仿佛和一位高尚的人谈话。”记得那是一个阳光明媚的星期天,我觉得没事干,拿出一本〈读书与作文〉来看,那其中精彩的语句深深吸引了我。从此,我便爱上了看作文书。这一看,不要紧,没想到我的作文水平和语文知识都提高了。我对读书更是情有独钟。
让我们的生活都坐拥一壁藏书,上至天文地理,下至草木虫鱼,大至立身处世,小至人情物理。情的萌动,语的呢喃,灵的呼唤,尽在其中。让读书占据我们的生活,扫除一切烦恼,营造一个我们共同学习的“书香生活”,让我们在读书中快乐成长。
点评;
小作者用自己亲身读书的经理,告诉我们读书是忘我的,是最明智的选择。全文语言生动流畅,句式工整。结尾向我们大胆展现“书香生活”,升华主题。
指导教师 秦帮茂
和谐社会需要宽容的心
——读《宽容》一文有感
土桥中心小学 四(1)班 宋靖
俗话说:“忍一时风平浪静,退一步海阔天空。”在读了《宽容》这篇文章后,我对这句话有了更深的体会。
这篇文章主要讲述的是一位病人患上了肺炎,住在医院里,天天靠打点滴生活。一天早上,一位新来的护士十分紧张,生怕扎不好针,结果第一次在病人的手臂上扎错了,而且第二次、第三次也没有扎好。急得这位新来的护士心情更加紧张了,流下了一滴滴豆大的汗珠。她连忙对病人说:“对不起,我扎错了。”可是病人并没有责怪护士的意思,反而对护士说:“没关系,你可以的,静下心来,不要慌张,继续扎吧!”在病人的鼓励下,这个护士有了信心,镇定了下来,第四次终于扎准了。
读完了这篇文章,我的心情极不平静。假如那样的痛苦落在我身上,我肯定会哭得昏天黑地,而文中的病人是那么的平静。细细想来,我明白了一个道理:比大地宽广的是大海,比大海宽广的是天空,比天空宽广的是心灵。心灵可以宽容一切,一颗宽容的心可以与人和睦,可以化干戈为玉帛。文中的病人就有一颗宽容的心。
无论是电视上,还是路边的横幅、标语,你都能看到“共创美好家园,构建和谐社会”之类的广告语。假如病人不合作,而导致护士扎针失误,那肯定会引起一场医疗纠纷。那么,小事就成了大事。由于病人的宽容,给予了别人极大的安慰与鼓励。
古今中外,有许多宽容待人的故事。我们敬爱的周总理,他待人诚恳、宽容。有一次,他到朱师傅店里去理发。刮脸时,周总理咳嗽了一声,脸上划了一道小口子,朱师傅深感不安,周总理安慰他说:“这也不能怪你,怪我咳嗽时没有向您打招呼。还多亏您的刀子躲得快哩!”这使朱师傅深受感动。
还有一次,马路旁的两辆车互相摩擦到了,司机下了车,都说是对方的责任,就吵起来,还打了110,结果堵塞勒街道路面,给他人带来很多不便。假如,这两位司机有一颗宽容的心,双方各退一步,那会是另一片蓝天。
宽容可以融化心头上的冰霜,驱散眉宇间的愁。如果我们都以一颗宽容的心去善待他人,社会能不和谐吗?
点评:
小作者对所读文章中心抓得准,紧扣主题“宽容”写体会,并举实例来说明宽容在现实生活中的重要,最后用反问结尾,指出“只要每个人以一个宽容的心去善待他人,这个社会将更加和谐”,体会较深。
指导教师 贾仕琴
可敬的生命力
土桥中心小学六(4)班 万梓豪
“多么可敬的小草啊!”我读完《种子的力》这篇感人至深的文章,不禁发出赞叹。
《种子的力》一文,从种子的力是世界上最大的力谈起,告诉人们,种子的力就是生命力。“只要有生命存在,这种力就要显现。”不论环境有多恶劣,也不管遇到多少险阻,都不能阻挡它。这篇文章我已读过多次,每读一次,都会受到鼓舞。
文章一开头就告诉我们,世界上力气最大的不是象,也不是狮子,而是被人践踏、无人注意的小草!读到这里,我吃惊地想:这不可能啊!便继续往下看:“人的头盖骨结合的非常致密,非常坚固。”后来有人想出了一个办法把它分开了。分开头盖骨的不是一切机械力,而是被人忽视的“种子的力”。啊!植物种子的力竟有这么大!我信服了。
被压在石块下的小草为了生长,不管石头多重,石块与石块之间的缝隙多窄,“总要曲曲折折地、顽强不屈地挺出地面来。”这需要怎样始终不移的意志啊!我们现在在和平的环境中学习,但耳边的冷嘲热讽声毕竟是不少的。小草尚能顶住比它重几百倍、几千倍甚至几万倍的石块,难道我们就顶不住这些嘲讽吗?
有些同学往往是这样的:他们在学习这条崎岖的小路上一碰到绊脚石,就没有勇气踢开它,而且时常会一筹莫展。我有时也会陷入这种境地,觉得束手无策,但只要一想到小草,想到种子就会增添一股克服困难的力量。
小草的精神可贵,而没有落在瓦砾堆里仍旧发芽生长的种子的顽强精神更可贵。它不悲观、不叹气,长呀,长呀,因为它相信“有了阻力才有磨练”。它终于长出来了。种子的不屈精神实在令人钦佩!
人们往往在一帆风顺的时候,越干越有劲,而一旦遇到困难,挫折,就悲观、叹气,失去信心。我也有过这样的经历。记得一次数学考试,我只得了八十几分,没有考出水平。看到别的同学因考的好而兴高采烈的样子,我为自己叹息过,也偷偷的流过泪,甚至失去了前进的信心。但在那个时候,使我振作起来的是落在瓦砾堆里的种子的顽强破土的精神。
居里夫人说过:“学习要有恒心,尤其要有信心。”一个人连自己都不相信自己,那就什么事也办不成。小草为什么会有那种百折不挠的精神,就因为它有坚强的自信心。我想,小草都有百折不挠的精神,难道我们新中国的青少年还不如一棵小草吗?学习这座高峰,没有平坦的路,有的是悬崖峭壁,但是只要以“种子的精神”时刻鞭策自己,我们就一定能振作奋起,攀登不止!
点评:
本文颇有深度。小作者紧扣种子顽强的生命力,结合自己的生活实际,谈自己的体会。要点扣的准,体会谈的深。全文层次清楚,语言精练,重点突出。
指导教师 李晓林